我外交部长王毅于6月30日至7月6日访问欧盟总部、德国、法国鼎冠优配,此访达成了巩固中欧伙伴关系、推动中欧经贸合作、加强国际事务协调,促进人文交流、为中欧领导人峰会做准备等访问目标,应该是一场成功的访问。
可是,这几天在网络媒体上盛传王毅外长说:“中国不能接受俄罗斯输掉战争”。自媒体对此更是反复炒作和演绎,盛赞中方第一次如此直白的表达,这种外交风格的变化让西方愕然。
直觉告诉我,王毅外长不会如是说。于是我追查了这条消息的来源。原来“王毅外长说中国不接受俄罗斯输掉战争”这种言论是由所谓“消息人士”透露给香港《南华早报》后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西方媒体援引炒作的。但《南华早报》未明确指出该“消息人士”的具体身份,从报道内容来看,可能是“听取谈判简报的官员”之类的人物。还有,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南华早报》报道,一位听取谈判简报的官员称,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与王毅会谈时,要求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
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的这两则《华南早报》的报道并无确凿依据,中国官方并未认可该言论。
2025年7月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西班牙《国家报》记者提问:“有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中方不愿看到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失利,担心美方将把注意力转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当事方,对于俄乌冲突,中方的立场始终不变,一直坚持通过外交政治手段结束冲突,即劝和促谈。中方一直在积极推动停火止战,立场客观公正,乌克兰危机长期化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鼎冠优配,中方支持尽早通过外交努力政治解决危机,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注意,毛宁的回答才是中方一贯的立场和主张,既然中国的立场和主张不变,王毅外长的回答怎么变了呢?我坚信,王毅外长在任何场合下都不会超出中方既定的原则立场和主张回应相关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华南早报》为什么要根据“消息人士”的透露就报道此事,这个“消息人士”是谁?他透露的消息是否可靠?《华南早报》为何不去做进一步证实?美国电视新闻网等媒体为何进一步炒作和渲染?国内自媒体为什么会跟着炒作和演绎。
我们知道,拜登政府时期了,美方就以给俄罗斯提供武器为由制裁中国的一些企业,即使特朗普已经推翻了拜登的俄乌政策,但欧盟仍然威胁中国说中国不停止援俄,欧盟就会如何如何地制裁中国。
由此可见鼎冠优配,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都企图把中国军援俄罗斯这件事坐实。他们为什么要坐实这件事呢?一是想以此为借口遏制打压中国,二是破坏中国的国际信誉——中国说自己持中立立场,为什么有给俄罗斯军事援助呢?
美国和欧盟的指责当然是荒谬的,是无中生有的。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美国媒体为何要炒作《华南早报》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的这个所谓的“独家”报道了。因为,如果王毅外长真的如此说了,就等于中方自己给西方指责中国援助俄罗斯提供了依据了——因为中国能不接受俄罗斯输掉战争,所以中国必然会支援俄罗斯。
而《南华早报》是一份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英文报纸,1903年创刊,历史悠久。其报道的内容涵盖国际新闻、亚太地区新闻尤其是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新闻,曾是香港重要的英文媒体之一。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了《南华早报》,目前该报主要通过纸媒和数字平台发行,面向全球读者。在报道立场上,《南华早报》自称保持客观中立,但它在报道风格上是受西方媒体影响的,所谓“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就是西方媒体惯用的编制谣言的伎俩。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就此认定《华南早报》是有意造谣,它可能为了追求消息的新闻性而忽略消息的真实性,也忘了在俄乌问题上中国的国家立场。
我们的自媒体大部分是被带节奏,有些视频讲得振振有词,实则滑稽可笑。
俄乌冲突一开始,中国就表明了自己看法,认为乌克兰问题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经纬,演变到今天这种局面,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历史背景主要有二:一是冷战后北约不断东扩,若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将直接面临西方威胁,其西部战略空间会被严重压缩,这是俄罗斯无法容忍的。二是美国为维护霸权、转移国内矛盾、收割欧洲利益等,刻意挑动、炒作俄乌爆发战争的风险,也是冲突爆发的重要因素。
说白了,俄乌冲突实际上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和俄罗斯的战争,只不过战场选在乌克兰,乌克兰军队作战斗部、北约集团做后勤部、其司令部在华盛顿。所以,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持中立立场,反对美国为首的北约火上浇油。因此,中国和俄罗斯的经贸来往是符合国际法的正常和正当的经贸行为,中国不给俄乌任何一方提供武器。注意特朗普也认为俄乌冲突是拜登挑起的,他也不认为俄罗斯侵略了乌克兰。
所以,我建议国内媒体不要再跟风炒作这件事给国家添乱。
注:本文作者为“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牟林,为本平台原创作品,欢迎朋友们留言交流,一起网聚智慧、网聚人气、网聚力量。
杨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